本自如如
善惡終有報,一切自己造。
不肯承認自己錯誤的人,很容易再犯錯。
世間萬法變幻無常,
一切皆由因緣而生,
過眼雲煙因緣而滅,
世間萬法生滅不已。
過去做過很多善事,唉,過了;
今天又做了很多錯事,唉,也過了。
何必抓住過去不放,何必又為已發生的事情糾結。
一切如過眼雲煙,
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
貪圖回報的善,是智慧不開,私心太重。
師父經常講,種下去的種子,哪有長不出來的道理。
執著於善行,就變成了“有為而為”。
菩薩讓我們幫助眾生,積功累德,是“無為而為”。
做完了,“當體即空”。
幫助別人,成功了,忘記它,別人會感恩你一輩子。
你不執著,離菩薩的境界就越來越近了。
現在有個別學佛人,
進入我相,智障修行;
搞小圈子,盲目跟風,
個人崇拜,帶偏眾生。
輕則帶偏一批人,重則斷人慧命,果報現前還自受。
很多人經常講,“是我救了你,是我幫了你,是我度你到佛門”,把無上的佛法境界,變成了“取相凡夫”。
眾生“本自如如”,均有佛性,我們只是為他們提供一個機緣。
當他修心念經時,是因為他與佛的“因緣成熟”,並不是我們所度。
所以佛菩薩說“度盡眾生,實無一眾生可度”。
這種高境界,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夠領悟,什麼時候能夠理解。
度了眾生不著相,
只管耕耘不一樣。
不執空來不著相,
緣生緣滅都一樣。
什麼叫“解脫”,解脫就是沒煩惱。
什麼叫“放下”,想通了就是放下。
什麼叫“解脫放下”,就是想通沒煩惱。
其實佛法是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上難題和困難,也是幫助我們精神不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所傷害。
人的內心因為被欲望所控制,又被雜念所左右,所以就叫凡心。
菩薩叫我們放下,就是修心;
讓我們解脫,就是讓我們想得通;
菩薩需要我們精進,就是讓我們“長智慧”。
修心修到後來,煩惱來了,能控制它。
不讓煩惱控制自己的心,你就是成功的修心人。
如果煩惱來了,你想不通,不開心,忘不了,說明你修心還沒開悟。
當機立斷去煩惱,
不被人間是非搞。
佛智佛慧少不了,
願以菩提化煩惱。